
回顧|武林技擊秘籍!傳統(tǒng)武術中的“八打八不打”
中國傳統(tǒng)典籍中記載著“八打八不打”的諺語?,F(xiàn)如今被大家廣為熟知的少林拳、八極拳等各類拳法的拳譜中,都對此古語有所涉及。
所謂“八打”部位,是指遭受打擊后,不會給對手造成致命性傷殘,又能有效去控制對手,使對手產生疼痛的身體部位。而“八不打”部位,則是指遭受擊打后會給對手造成不可挽回性的傷殘,甚至直接致人死亡的身體部位。
“八打”部位
隨機應變
一、眉頭雙眼。眉頭一般指眉骨部位,用力擊打可以有效傷害眉骨周圍的血管和神經(jīng)。結合現(xiàn)代搏擊比賽我們不難發(fā)現(xiàn),此處皮膚相對薄嫩,很容易破損(眉骨被打開),受到擊打后,眼內外出血會影響受創(chuàng)者視線。
此外,有上陰之稱的眼球更是人體最脆弱的部位。所謂打人先封眼,防身術也素有打擊眼部的招數(shù),當雙眼遭受擊打時,會瞬間視力模糊,疼痛感也會使人喪失攻擊力。
擊打雙眼的方式一般是指用拳面或者手掌拍擊,故此會進入“八打”行列,而用手指戳、挖或摳這類會導致對方眼球終身傷殘的方法不可用。
二、唇上人中。人中是指人體鼻下唇上的人中穴。因為適當?shù)?、?guī)律性地按壓人中穴位可以調節(jié)人體血壓,所以這是中西醫(yī)共通的在意外中可急救昏厥的穴位。這個與血脈相連的穴位受到襲擊時,必然會產生眩暈。
此部位離牙齒較近,當突遭過量外力擊打時,也可能使牙齒脫落。重創(chuàng)對手卻不致命,所以不論是詠春的鳳眼拳還是空手道的手刀,都有要學習之人攻擊此處的要訣。
三、穿腮耳門。腮,是指人體面頰下半部的兩側,耳門則是指耳門穴、位于臉頰下頜處,這兩個部位就是我們俗稱的腮幫子?!叭鶐妥印彼闹苌窠?jīng)密布,動靜脈交織,一旦遭受打擊,人會產生眩暈。當遭受強力擊打時,可能會使下頜骨脫臼。這兩處是目前各類搏擊比賽擺拳高鞭腿的重要擊打點,比賽中出現(xiàn)的KO也多數(shù)都是擊打到這個位置。
四、背后骨縫。背后骨縫是指背部肩胛骨內側,與外緣連接軀干的部位,此部分非常薄弱,又神經(jīng)敏感。擊打此處可使對方上肢失去平衡,甚至失去運動能力。日常生活里大家常說的“被人戳了后背感覺非常敏感”,指的就是這種情況。
五、肋內肺腑。指人體軀干正面胸大肌以下肋骨內的器官,主要是指肝臟。該部位也是各類搏擊比賽中平勾拳和中鞭腿的主要打擊點。一旦此部位遭受重擊,可能會使肝臟受到損害產生劇痛,導致呼吸困難,甚至昏迷。嚴重者還可能會引起腹內大量出血。
六、撩陰高骨。撩陰高骨是指人體腹部下部,恥骨聯(lián)合處前端。此部位遭受打擊后,會產生劇痛,但因為此處無要害器官,所以疼痛卻不致命。
武僧一龍曾在友誼賽中轉身回踢韓國巨人崔萬洪,因雙方身高差異,本想擊打腹部的一龍卻意外打中了對手“高骨”,被打中的韓國巨人疼得難以堅持,決定放棄比賽。
七、鶴膝虎骨。鶴膝虎骨是人體膝關節(jié)部分。膝關節(jié)的穩(wěn)定性由韌帶維系。生活中有相關經(jīng)驗的朋友都知道,自身發(fā)力不當非常容易造成膝關節(jié)損傷。因此,當強力擊打對手膝關節(jié)的時候,大概率會造成對手韌帶斷裂,形成運動障礙。
防身術中的蹬踢膝蓋,李小龍的截腿踹用的都是這一知識點。
“八不打”部位
不可蓄意傷害
一、太陽為首。太陽,顧名思義就是指人體的太陽穴,它是各類頭頂骨的交匯之處,此處骨板最薄,是中國武術史上最早發(fā)現(xiàn)的死穴之一。對此部位進行稍有超出常規(guī)的觸碰與擠壓,就會直接影響腦功能。此外,顱內血管豐富,支配著人體的各個器官。遭受重力打擊后,輕者會引起頭暈,失去平衡,重則顱內血腫,失去知覺進而危及生命。
生活中朋友們也有相關經(jīng)驗,稍用超出常規(guī)的力按壓太陽穴后,就會感覺到顱內仿佛抽筋一般,頓感不適。
二、正中咽喉。咽喉位于人體頸部前上方,是呼吸道的重要器官,男性的咽喉處有一隆起,稱為喉結,一旦被用力擊打或被外力鉗制,可能會直接導致窒息,嚴重時危及生命。
李小龍動作電影《精武門》中,最后一記擊敗俄羅斯格斗家的絕招就是擊打咽喉,這一擊使俄羅斯格斗家轟然倒地,再無戰(zhàn)斗之力。柔術中的裸絞,拿捏的也是這一部位。
三、中心兩壁。看名字而言應該指心臟,但心臟外緣有肌肉與骨骼保護,想通過直接擊打心臟部位而產生猝死的話,形成條件比較苛刻,因此相關案例較少。
從現(xiàn)代解剖學上來看,更為科學的解釋是指心臟區(qū)域前下端的劍突軟骨,該軟骨也是保護心臟的骨骼的一部分,但劍突很薄,一旦遭受擊打,可能會壓迫或刺破心臟,直接引起心臟功能障礙。用較小力量就可能達到嚴重傷殘對方的效果,故列為“八不打”之中。此處離腹腔器官較近,遭到攻擊后,也可能引起腹腔器官破損,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。
四、兩肋太極。指人體腋窩下兩側肋骨。據(jù)科學研究表明,骨折通常發(fā)生在第四到第十肋。一旦遭受重擊,容易發(fā)生骨折并且扎傷內臟,引起大量出血。
五、海底撩陰。無論你是否熟悉武術,在防身術中擊打襠部這一常見套路一定耳熟能詳。這也是正規(guī)搏擊賽中絕對明令禁止的動作。
襠部是人體最隱秘和脆弱的部位之一。此處血管豐富,神經(jīng)密布,當遭受打擊時,很容易造成下體破裂和器官受損,最終致殘。男性睪丸受傷后不止會產生疼痛、嘔吐,甚至會休克、昏迷。此外,女性襠部遭受攻擊時,也會產生一樣的劇烈痛苦。
六、兩腎對心。不打兩腎對心,也就是腰眼。踢打人體兩邊的腎臟要害,是萬萬不可的。
七、尾閭鳳府。鳳府指人體第三頸神經(jīng)和枕大神經(jīng)支,也就是通俗意義上的頸椎部位。此部位一旦受到強烈打擊,可能會使人昏厥,嚴重則導致全身癱瘓甚至死亡。一些懸疑片或動作片中常有這樣的畫面。
尾閭穴是指人體尾椎骨節(jié)下端。一旦遭受重擊,可能會出現(xiàn)心煩胸悶、下腰部酸軟的癥狀,嚴重者甚至會癱瘓。日常生活中摔個屁股墩兒,刺激到了尾骨,往往疼得坐不能坐,站不能站。所以一旦被很強的外力打擊,后果不堪設想。
八、兩耳扇風。該動作也俗稱雙風貫耳,此部位一旦遭受打擊,會導致耳膜破裂,雙耳流血。雖不致死,但古代醫(yī)學水準較為落后,重擊兩耳可能會造成對手永久性的耳聾。雙耳作為七竅之一,流出血來也著實叫人脊背發(fā)涼。因此,兩耳被劃為“八不打”部位之中。
筆者希望大家能夠辯證看待“八打八不打”,遇到不同情況要隨機應變。平時以和為貴,盡量不要和別人發(fā)生沖突,縱然可以“八打”,但也不能蓄意傷害,因為八打部位一旦操作不當,同樣會對他人產生嚴重危害。
遇到極端危險時,也不是不可以擊打“八不打”的部位,但力量非凡的“練家子”,還是盡量能夠以確保自身安全為先。不要去傷害他人性命,出手要留有余地。
部分圖片來自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請聯(lián)系刪除
作者:唐玙璠